教学科研

【信安教研】深耕课堂促提升,教研磨课共成长——信息安全学院物联网教研室开展磨课活动

时间:2025-04-11 20:37 浏览:

为深入落实《重庆移通学院教师磨课工作方案》,持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信息安全学院物联网教研室于2025年4月10日下午2点开展磨课活动。全体教研室教师走进刘强老师《物联网安全》课堂,围绕“RFID安全与隐私”主题,通过现场听课、评课研讨,共同探索课程教学的优化路径。

图片

在前期准备阶段,刘强老师带领课程组深入研读课程教学大纲,结合2022级物联网工程学生的知识基础与专业培养目标,以OBE理念为指导,聚焦“RFID安全与隐私”这一核心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团队成员围绕行业前沿动态、学生学习痛点展开热烈讨论,将RFID技术在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融入教学素材,力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让抽象的安全知识更贴近学生认知,为课堂教学筑牢根基。

图片

课堂上,刘强老师以“RFID技术的安全隐患与隐私保护”为主线,通过“理论解析+案例研讨”双模式展开教学。针对RFID数据传输易被窃听、伪造等难点,他借助可视化攻防流程图,结合自主制作的动画演示,将标签认证机制、加密算法等核心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图谱;同时引入“校园卡RFID信息安全防护”“物流标签隐私泄露风险”“智能穿戴设备数据安全”等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从技术原理、应用场景、风险后果等多维度分析漏洞成因,分组探讨解决方案。

他全程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设置“攻防策略辩论”“漏洞场景速答”等即时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提出创新性防护思路。当学生提出“如何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提升RFID标签安全性”等问题时,刘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大家从协议优化、数据掩码技术等方向展开头脑风暴,现场不时迸发思维火花,形成了“学中思、思中研”的活跃氛围。

图片

评课环节中,教研室教师从教学目标达成度、内容实用性、课程思政融合等维度展开深入交流。老师们高度肯定刘强老师将“攻防思维”贯穿教学全程的设计,认为“案例驱动+实战操作”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对物联网安全技术的应用能力,尤其在RFID隐私保护内容中融入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信息伦理等思政元素,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图片

针对教学优化方向,评课组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前沿技术导入,如介绍5G时代RFID安全的新挑战与国际标准动态;二是丰富差异化教学策略,针对基础薄弱学生增加分层实训任务;三是拓展课后学习支持,通过在线平台分享攻防工具包、行业白皮书等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图片

此次磨课活动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互学互鉴的平台,既是对《物联网安全》课程教学的一次深度打磨,也为新教师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典范。物联网教研室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常态化推进“备课—试讲—评课—改进”的磨课机制,通过“问题导向、成果导向”双轮驱动,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与安全思维的高素质物联网人才注入强劲动力。

稿件来源:信息安全学院

      图文编辑:刘 强  徐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