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3月12日19时,信息安全学院在贤者楼312教室召开第二次《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编写推进会。会议由信息安全学院代理教学副院长周小艳主持,学院专业骨干教师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王珺、骨干教师陶辉和吴如涛教授共同参会,围绕指南编写的核心任务展开深入研讨。

会上,周小艳副院长强调学校对课程思政指南的编纂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此指南不仅旨在成为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操作手册,确保思政内容能够以科学、系统且高效的方式传授,更希望它的编写能为课程思政的持续进步构筑稳固的基石。作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领航者,信息安全学院承载着开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新模式的重大使命。

随后,周小艳副院长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以山东与实践中心编写的课程思政系列教材《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为示范,系统解读了指南编写的三大核心维度:一是打造“专业图谱-思政要素-育人目标”的立体化教学体系;二是构建“课前思政导学-课中案例浸润-课后实践升华”的全周期育人链条,创新实施路径;三是建立包含“思政目标达成度”“学生价值认同度”等指标的多元评价矩阵。她特别强调,编写过程中要注重体现信息安全领域的前沿性与行业特色,将国家安全意识、科技伦理规范等思政元素融入密码学、网络安全等核心课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珺教授则从思政教育的专业视角出发,提出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融入策略,强调在课程设计中巧妙融入科技伦理、法治思维和家国情怀等关键要素。王教授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全力配合,建立“课程思政智库”,通过联合备课、案例共建等方式,为专业教师提供“思政元素挖掘工具包”和“教学策略资源库”。
会议尾声,周小艳副院长根据前期任务分解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她强调要将指南建设作为完善“三全育人”体系的战略性工程。本次编写工作不仅是教学文件的完善,更是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里程碑。她期待通过《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落地实施,培养出既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又心怀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信息安全人才。
本次推进会标志着信息安全学院课程思政建设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专业为体、思政为魂"的教学改革,通过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协同育人生态,为新时代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提供特色鲜明的"信安范式"。
稿件来源:信息安全学院
图文编辑:李雪莹 彭港建 杨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