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信安教研】精研磨课促成长,聚力课堂提质量 ——信息安全学院物联网教研室开展教研磨课活动

时间:2025-09-25 20:30 浏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移通学院教师磨课工作方案》,切实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2025年9月24日,信息安全学院物联网教研室在丁山书院摩羯座组织开展了专题磨课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常续老师主讲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与魏灵老师主讲的《Java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程,通过“试讲—评课—研讨—总结”四环节闭环流程,推动教学反思与优化,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undefined


磨课环节,常续老师以《计算机组成原理》“海明校验”为核心,从“数据传输差错问题”切入,拆解编码规则与计算方式,通过举例演算讲解校验位确定、数据位与校验位对应关系,逻辑连贯地呈现“数据差错检测与纠正”的实现过程。魏灵老师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中以“数组”为主线,用“储物柜”类比数组概念,讲解声明定义、元素访问与遍历方法,配合代码示例演示;课程末尾设计实战任务,借助学习通发布练习题,形成“讲练结合”闭环,声音洪亮且平台运用灵活。

undefined


在评课环节,教师们展开深入的交流与讨论,提出优化方向,为两位老师的教学改进提供清晰路径。一是丰富互动环节,避免“单向输出”;二是板书设计划分“知识点区”、“计算区”,清晰展示推导过程;讲重点时通过互动、板书标注给予学生消化时间,注意学生反馈。

undefined


问题研讨环节,魏灵老师提出教学实践中的典型困惑:一是抽选学生上台板书程序时,学生参与意愿低;二是实验课上部分学生过度依赖 AI 生成代码,缺乏自主实操。教研室主任郑慧娟结合教学经验给出解决方案:可建立“课堂互动积分制”,将上台展示、回答问题等表现纳入平时成绩,同时采用“先草稿纸完成、再自愿分享”的柔性方式,降低学生参与压力;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而非依赖工具”,允许借助 AI 梳理编程思路,但需要学生了解代码原理或手动复现,通过“说+做”双重检验确保知识内化。

活动最后,郑慧娟主任总结强调,磨课核心是优化教学设计,需明确课程目标、流程与互动设计。她鼓励教师将建议落实到实践,关注课堂互动、板书与学生反馈,持续打磨课程。

undefined


此次活动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明确教学优化方向。未来,物联网教研室将常态化开展磨课,推动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物联网人才筑牢教学基础。


撰稿丨陶梦婷

      图文丨徐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