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5日,信息安全学院“辅导员说”第4期在古剑书院龙泉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期交流会聚焦“尊重个体差异,精准助力成长”主题,学院全体辅导员齐聚一堂,温朝一、谭倩、焦梦玲三位老师结合鲜活案例,分享了在思想引导、素质提升、潜能挖掘等方面的育人实践与思考。
温朝一老师以“网络一线牵,不如线下面对面”的育人理念,分享了如何运用深度线下沟通成功转化问题学生的经历。面对行为习惯存在偏差的学生,温朝一老师摒弃了仅依靠线上沟通的便捷方式,坚持主动创造机会与学生进行多次、深入的面对面交流。他通过真诚倾听、设身处地的共情和耐心的引导,逐步建立起坚实的信任基础,成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问题,并引导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最终实现了行为习惯的显著转变。温朝一老师谈到:“线下面对面的温度与力量,是建立深度信任、触及学生心灵并促成实质性改变的关键桥梁。”
谭倩老师聚焦学业拔尖但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的“内向学霸型”学生群体,分享了“静水深流”的育人故事。她以同学的真实经历为例:这位专业排名第一的“学霸”,却因缺乏德育实践和文体活动加分,在综合测评中遗憾滑落至中游,一度陷入自我怀疑。谭老师敏锐捕捉到小李的困惑与失落,及时介入。她没有简单鼓励其“多参加活动”,而是深刻理解并尊重其沉静内敛的性格特质,精准定位其“隐性光芒”——深厚的专注力与独立思考能力。通过一对一的深度辅导,谭老师帮助小李认识到“优秀不仅在于显性的分数,更在于全面发展的潜能”,并为其量身定制发展路径:推荐参与契合其特质的学术型社团、鼓励在擅长的领域(如学科竞赛)担任“小导师”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其适度参与能锻炼沟通能力的志愿服务。这一系列“尊重差异、精准引导”的措施,有效帮助小李逐步拓展能力边界,重拾自信,在保持学业优势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生动诠释了“五育并举”的育人内涵。
焦梦玲老师则以“以真心换真心”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关于发现与培养的故事。在班级日常工作中,一位时间委员因工作疏忽被要求提交手写检讨书。焦老师没有止步于批评教育,而是从这份检讨书中敏锐地发现了学生出色的文字功底和逻辑表达能力。她立即抓住这一契机,主动与该生谈心,充分肯定其写作才能,并鼓励其尝试撰写班级新闻稿。在焦老师的持续关注、悉心指导和不断鼓励下,这名学生从最初的忐忑尝试,逐渐成长为学院宣传工作的骨干力量。焦老师感慨:“育人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愿意托举的心。有时,学生潜藏的才华就藏在一份‘检讨’里,一次‘错误’后。用真心去感受,用信任去点燃,就能将‘问题’转化为成长的‘星火’。”
本次“辅导员说”第4期活动,通过三位老师饱含温度与智慧的案例分享,再次凸显了“尊重个体、精准施策”在新时代育人工作中的核心价值。信息安全学院将持续深耕“辅导员说育人”这一交流平台,不断提炼、推广优秀育人经验,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为培养兼具过硬专业本领和全面综合素质的信息安全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
稿件来源:信息安全学院
图文编辑:温朝一 唐铭怿 杨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