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活动

【信安学工】电信诈骗套路深,捂紧钱包别轻信 ——信安反诈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十九)

时间:2025-04-02 18:37 浏览:

在数字化浪潮下,互联网深度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电信诈骗创造了机会。大学生应如何辨别电信诈骗?遭遇时又该如何应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常见的诈骗套路以及实用的预防措施,为大学生活筑牢安全防线。

常见电信诈骗套路

兼职刷单诈骗:诈骗分子在社交平台、校内群聊发布轻松赚大钱的刷单兼职信息,先用小额返利获取学生信任,随后诱导学生投入大额资金,最后消失不见。

冒充客服诈骗:精准掌握学生网购信息,假冒电商或物流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订单异常等理由,诱骗学生点击钓鱼链接,套取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盗刷资金。

虚假恋爱诈骗:诈骗分子在社交平台伪装身份,与大学生建立恋爱关系,在获取信任后,编造生病、家人出事等理由索要钱财。

图片

虚假招聘诈骗:发布虚假的高薪实习、兼职岗位信息,要求学生缴纳“报名费”“培训费”“押金”等,收款后便失联。

网络游戏诈骗:在游戏中以售卖珍稀装备、账号为由,诱骗学生线下交易,收款后不交付物品,或发送假的交易链接窃取账号密码。

图片

电信诈骗的应对措施:

下载国家反诈APP:它能高效预警劝阻,当有诈骗电话、短信来袭,或是你不慎点击涉诈链接、安装涉诈APP时,它会迅速发出预警,就像为你的手机装上了智能防护盾,无感阻断风险。

图片

增强反诈学习:主动学习学校和警方提供的反诈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反诈活动,观看反诈宣传视频,熟悉常见诈骗手段。

冷静判断:面对可疑信息和电话,不被花言巧语迷惑,遇到涉及钱财的要求,先核实对方身份,通过官方客服、权威机构等渠道求证。

图片

及时报警:遭遇电信诈骗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并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相关证据,积极配合警方调查。

牢记原则: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原则,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说辞,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遇到可疑情况多与老师、家长沟通。

图片

稿件来源:信息安全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图文编辑:代光登  黄星荥